【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章兢:合德智体而为教,通理工文之谓师

时间:2020-04-07 09:32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有许多有名的对联,其中不乏具有深刻的教育思想。比如,赫曦台上有一副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对联由清代进士、湖南巡抚左辅(1751—1833)所撰,上联出自《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下联出自《易·系辞传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对联表达了岳麓书院对学生学习的三种状态和人才的标准。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先人的智慧。

安而行之的结果是“无用之大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教授发表过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无用知识的有用性》,“学问之所以应培养好奇心,它们受即刻功用的因素干扰越少,它们对人类福利和现代社会智力生活作出的贡献越大”,“大学应该是学者的乐园,应该是他们没有任何约束地、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精神和智力的场所”。

利而行之则有“小利与大利”。现在大学生上学的一个普通愿望是就业,找一个较好的工作,这是小利。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热词、关键词。从就业到创业则是从小利到大利的跨越。

勉强而行之既是“勉强”也要“勉励”。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成绩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是院士,成绩中等的可能是我们的同事,成绩一般的可能是我们的董事。”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与今后事业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学校的考试可能较多的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不足。“天地人”在我国则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宋代陆九渊在《三五以变错综其数》中说:“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辰,卦三画而成,鼎三足而立。”

仿照赫曦台上的对联,我做了一副对联:合德智体而为教,通理工文之谓师。这是我对教师的思考。

“德智体”出自党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针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我理解至少包含如下内容: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教育是大学的重中之重,它关乎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于是有了专门的“思政课程”,而现在又出现了“课程思政”,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德智体”合而为一的。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新工科”复旦共识,当时“新工科”思想主要来源于理科学校如何办工科,理工结合成为新工科。现在新工科的理念得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教育部又相继推出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理工文”相通已成为新共识。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有12条毕业要求,分别是: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4.研究;5.使用工具;6.工程社会;7.环境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前5条可称为技术类能力,后7条为非技术类能力。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技术类能力当然重要,但非技术类能力更重要。

美国工程师协会提出的工程师关键特性13条:1、分析与实践;2、在设计上注重完整性和细节;3、创意和创新;4、交流;5、关于科学和数学的应用知识;6、精通所选领域的工程和熟悉相关技术领域;7、熟悉商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8、领导能力,有能力影响项目在战略、战术、策略、程序和其他角色的改变;9、专业和积极的态度;10、在全球范围内,了解社会和历史因素;11、了解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12、取得工程师执照,并且熟知工程规范及其专业操守;13、致力于终身学习。其中5条是技术类的,8条是非技术类的。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本意蕴,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找到通往人类解放之路。因此,不管是什么专业,理工文交叉渗透既是对建设者的要求,更是对接班人的要求。

对于湖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曾提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大类招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基本做法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甚至更多)专业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入学后前1-2年打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大二或大三年级时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

大类招生优点是:按大类好招生,既利于学生,也利于学校;大类招生缺点是:还是分流培养,选专业时,学校很为难,学生不满意。比如,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有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分属4个专业大类,支撑的主干学科也是4个。曾经也采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后来又改回分专业招生,有条件转专业。2019年学校开始修订培养方案,我们正式提出电气信息“大类培养”的思想。在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其中,通识必修、学门核心、学类核心课程全院一致,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个性培养主要包括本专业方向选修课(8—10学分)、本学院跨专业选修课和跨学院选修课。学门核心课程中增加离散数学,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计算与人工智能,在通识选修明确“经济、环境与管理”模块要求。我们理想是学生不再纠结于什么专业,而充分满足自己需要。

总之,高校教师在教与学上应自觉理解“合”与“通”的要求。合: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无论什么课程,都是为立德树人做贡献,只是角度不同。通:大类培养是有效途径,作为大学教师,在理工文相通中,精通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旁通是教书的基本要求。

(章兢,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湖南大学原副校长、湘潭大学原党委书记。)

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蒋鼎邦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