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时间:2020-04-26 17:49

4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各党支部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围绕思政课教学,就如何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展开大讨论。院党委书记黄梓根、执行院长刘晓玲等参加讨论。

黄梓根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全心全意上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真正把我们的思政课讲对、讲好、入脑、入心。要进一步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要求,把思政课质量提升作为马院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破“五唯”惯性思维,落实学校政策导向,健全学院考评体系,将对思政课的重视真正落实到评价机制上去。

刘晓玲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要把思政课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将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的主阵地,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理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党支部书记黄令坦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是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根本抓手。敬业是基础,乐业是前提,勤业是根本,只有把工作做到位,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才能为人才培养做出切实贡献。

党支部书记杨美新认为,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尽早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缺编的问题;要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支部书记吴晓欣认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优化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完善考评机制,考查上突出综合能力。

党支部书记曲达老师认为,思政课老师们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教学,让学生感到思政课不是天上的,而是就在身边,和自己密切相关。

教研室主任谌立平认为,人才培养以德为先,思政课教师处在“培德铸魂”的关键一环,必须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教研室主任蒋飞云认为,要坚持开展集体备课,努力将“基础”课程打造成可复制性的示范引领性精品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育人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发挥协同育人优势,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线上与线下、有形与无形资源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合力。

吴增礼教授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了解他们的主要需求,提高工作针对性。

龙太江教授认为,要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纠正重科研轻教学顽疾;要坚持结果导向,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评价指标。

教研室副主任田湘波副教授认为,思政课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喜欢听;要力图避免与中学的交叉重复,有区分度。

熊泽明副教授认为,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对老师来讲,就是认认真真搞教学,老老实实做科研。

邬彬副教授认为,要及时调整改革教师职称聘任、职级晋升相关政策,把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业绩作为职称评审和职级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

谭研老师认为,统一谋划、大力投入,推出具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的思政课精品课件,对于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萌萌老师认为,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与管理的指挥棒作用。

余凯老师认为,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好课,上好课,平时多关心学生,多指导学生。

文雯老师认为,应加强基础课在培养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真正联动基础课的教育资源。

曾兰老师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学生专业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既要重视学生思想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也要重视学生的现实问题,解决现实关切。

张巧俊老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思维探索的乐趣,引发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

徐瑞鸿老师认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深入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关心和服务学生很重要。

学院要求所属各党支部、各教研组要认真学习讨论《关于开展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讨论的通知》,努力提升理论水平,扎实做好教学工作,全心全意开好思政课,推进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落实。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宣传部

责任编辑:余楚倩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