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张国祚:关于一流大学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05-13 16:38

“一流大学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是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有3个关键词,“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和“中心地位”。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关键词的内涵,才能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这项重要任务。

一、“一流大学”应坚持一流标准。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既有共性标准,也有个性标准。所谓“共性标准”,就是全世界都认可的,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包括理、工、农、医、生物、信息等自然科技方面的评价标准。毫无疑问,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接受世界的“共性标准”,主动和国际接轨、交流合作、比拼竞争。要注重培养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所谓“个性标准”,就是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毫无疑问,在个性标准方面,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必须强调“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

其中涉及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国家也必然有不同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无论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还是培养理工科人才,都要做到“四个坚持不懈”,即“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引导大学生们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三、大学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来布局。

一所大学要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个教育规划都要围绕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来设计。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什么?预期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学到什么?评估学生在大学阶段学得怎么样?大学所有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等都要围绕着三个问题来思考。而在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中,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贯通这个“中心地位”的红线,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增强学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中心地位”才有利于建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综合以上分析,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我们应重点突出6个方面: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思考如何界定“一流大学”?如何界定人才标准?如何理解“中心地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二要精准分析学校培养的自然科学专业人才在国际上的影响。三要具体分析学校培养的社科专业人才在国内的影响。四要深入总结分析以往学校各单位在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的经验、教训和潜力。五要结合学校各单位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规划。六要成立学校人才培养指导小组,巡视、调研、督导各单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规划落实。

(张国祚,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文亦佳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