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南院士:“危难时,科研人员应挺身而出”

时间:2020-12-08 10:34

警车开道,骑警护行。11月30日上午,当湖南省召开表彰大会,以最高礼遇致敬抗疫英雄时,湖南大学带领团队研制出系列防疫机器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正在北京开会。

“危难时,科研人员应挺身而出!”今年63岁的王耀南已不是第一次挺身而出了。1976年5月,云南龙陵多次发生强地震,正在那里当知青的王耀南发明了简易地震报警仪,救了很多人,获得县里的表彰。2008年1月,南方突发大面积冰雪灾害,电力线路严重受损。王耀南再次挺身而出,强攻前人都没有尝试过的“最难啃的硬骨头”。2009年底,他带领团队研制了3台不同结构用于输电线路融冰除冰巡检的特种机器人,成功应用于我国电力行业。

王耀南沉浸机器人王国30年,成功研制出应用于工业、电力、医药、食品及海陆空无人系统等多种机器人。“我们研究机器人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服务社会,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这句话,他无数次对师生们说过。

1月24日,大年初一。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的消息,正在昆明与家人团聚的王耀南坐不住了,立即在团队微信群里开会。谈论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在疫情凶险病毒交叉传染的医院,能否让机器人替代医护人员从事危险和繁重的消毒、医药配送等工作,减少二次污染?第二天,王耀南和华中科技大学的老师联系,了解分析武汉疫情对机器人的需求,和团队一起为机器人取好了名字:重大疫情应急防控智能机器人。大年初三,王耀南就别了家人,飞回了长沙。大年初四,他和在长沙的3名老师先进了实验室。2月初,共聚集了13人。

一腔热血,但困难也不小。学校封了,买不到口罩,没有饭店开门。团队成员、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教授张辉坦承,当时心理压力大。王耀南在很多人居家隔离时,领头聚集13人来攻关,承受的压力更大。

压力当然不只是这些。“我们只想快点搞出来,能在武汉派上用场!”王耀南说。大家加班加点是常事,博士后钟杭好几次睡在实验室里。需要的紫外线灯、消毒液也找不到货,大家上街淘店,发动朋友东拼西凑。没有协助加工零件的工人,老师们只得自己敲敲打打。资金也短缺。好在2月初,湖南大学支持了100万元研发资金。3月,省科技厅又支持了100万元。

调研了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三医院等5家医院,最难的还是要突破三大技术难关:机器人医院复杂环境的感知技术,机器人规划、调度导航控制技术,机器人不同场合应用的结构。没有攻不破的难关,经过紧张的30多个日夜,针对不同场景,团队终于研制出了医用室内紫外消毒、医用室外喷洒消毒、医用测温、医用物资配送等4种防疫机器人。

赶快送到武汉方舱医院去!但武汉尚在封城。3月24日,湖南大学向湖南省人民医院捐赠了2台防疫机器人,包括医用喷洒消毒机器人1台和医用紫外消毒机器人1台,王耀南亲自送到医院,如送“出嫁的女儿”。3月25日,两台机器人正式上岗。

防疫机器人的改进没有停步。团队一直跟踪机器人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使用情况,派专人培训、调试。12月1日,博士后钟杭向记者展示,他们的防疫机器人有了大的改进,重新做了工业化设计,紫外线消毒和喷洒消毒、自动测温已整合成一台多功能机器人,外壳多次改版,灯管变成了可伸缩式。原来的半遥控升级成了全自动,完全可适应在医院手术室、楼道、病房等不同场景转换应用。

来源:湖南日报 宣传部

记者:易禹琳 蒋鼎邦

责任编辑:蒋鼎邦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