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甘坐冷板凳,追求“数学之美”

时间:2020-06-04 09:06

数学的重大发现也许就是某一时刻的“灵光乍现”,而等待这一时刻却是要付出无限的努力,有时甚至终其一生。来到湖南大学的5年里,数学学院周泽老师可以说是异常勤奋,“996”、“5+2”、“白加黑”都不为过,但发表的论文却屈指可数,仅4篇。

周泽说:“我喜欢做原创性研究,虽然耗时耗力,而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愿意为之付出精力。风险与收益并存,一旦成功,其科学价值就会非常大。”

1AC4E

周泽老师。

走上数学研究之路

周泽从小就喜欢数学。大学期间,周泽以优异的成绩认真完成学业任务,还自行补强了一些代数与几何的课程,如初等数论、代数拓扑、Morse理论等。

为了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在大一时研读了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以及等周定理的大致“证明”,大二时系统整理初等数学的解题思想与方法论,大三时探察过巴塞尔求和问题的解法、调和函数的值分布性质等,大四准备考研期间泛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尝试运用运筹学建立数学模型来论证比较优势原理,还有探讨函数的凹凸性与边际分析的关系等……依靠正确的认知,应用合理的方法,带上全心全意的热爱去奋斗与坚持,2010年,他顺利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门。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学术道路的引路人,找准了毕生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泽进一步拓宽了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2013年,他在阅读Oded Schramm的论文《How to cage an egg》时对Schulte问题产生兴趣。基于之前在拓扑上方面大的知识积累,他尝试应用相交数理论来探讨这个问题,但尚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无法处理。幸运的是,经与其导师刘劲松研究员细致地沟通交流之后,他们发现只要将该理论与之前刘老师及其合作者关于圆堆积的Teichmuller理论结合起来,便可以弥补Schramm论文未能处理唯一性的遗憾,从而彻底解决Schulte问题。

B050D

周泽获得第十二届钟家庆数学奖。

2015年,他和导师的合作论文被国际顶级数学期刊Inventions Mathematicae接受发表。同年底,周泽获得第十二届钟家庆数学奖。该奖项作为国内数学界三大奖项之一,每两年才颁发一次,每届遴选获奖人不超过四名。自1988年至今,仅有66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荣获该奖,获奖者都已成为数学各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甘坐冷板凳

2015年9月,周泽入职湖南大学数学学院。作为一名“青椒”,他也面临教学、科研、课题、职称晋升及生活等各方面压力。但因为梦想和热爱,他甘坐“冷板凳”,不忘自己做学问的初心,依然憧憬“诗和远方”。

“我的梦想是在圆堆积领域做出贡献,有朝一日得出一些能写进教科书的结果。”

“做数学是我热爱的事,每当沉浸其中,我忘乎所以。”

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彻底解决了Schulte问题后,周泽将精力投入到Koebe-Andreev-Thurston定理的推广工作中。这个定理是圆堆积领域的基本结果,它表明在一定的组合结构与锐角条件下圆堆积的存在性与刚性。如何将该定理推广到钝角的情形是圆堆积领域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反复研读前人的成果,周泽发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推广关于圆构形的三个基本引理。

“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和爬山,我所有的时间都在阅读相关论文和做计算。”“在攀登岳麓山的过程中,我的身体得到了放松,也是我专注思考的时间。”2016年底的一个傍晚,像往常一样,周泽又一次向岳麓山进发。在途经麓山寺旁的石阶时,他突然灵感一闪,只觉几个月来那些弥漫在脑中的阴霾似乎在慢慢消散。下山后,他赶紧拿起纸笔开始演算,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引理的推广。几天之后,他确认第二个引理同样成立。201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暑期班上,借助同行专家分享的一些思路,他最终得出了第三个引理。

基于这些工作,周泽与他的合作者将Koebe-Andreev-Thurston定理的存在性部分推广到了钝角的情形,并证明解在几乎处处的意义下是有限的,还给出了刚性的一个广泛的充分性条件,相关论文最近被国际知名数学期刊接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带动了圆堆积领域一系列的后续研究。

“静下心来,潜心学习,抛开杂念,于坚守中解决难题,向着既定目标进发,感受数学之美。”这是周泽的肺腑之言,也是一个优秀青年数学研究工作者的真实映照。

来源:宣传部 数学院

通讯员:胡蕾

实习编辑:唐恬甜

责任编辑:文亦佳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