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赛现场。
9月22日下午,“我和我的祖国·心声”朗诵比赛决赛在团委小剧场举行,参加决赛的33名学子倾情发声,祝福新中国70华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晓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卢莎莎、湖南广播电台播音指导曾致和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会长王峰等和我校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实践教学部主任谢伦浩、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陈竹、艺术教育中心戏剧表演教师陈功共同担任比赛评委。

一等奖获奖者合影。

优秀组织奖合影。
自今年6月朗诵比赛启动以来,同学们通过在线提交作品的方式踊跃参与初赛。经过筛选,有14组共33名选手杀出重围,进入决赛。参与本次比赛的选手以单人朗诵和多人合诵的形式,为观众们呈现了近现代以来的多篇文学作品。由刘宇和邹禹宣带来的《天路》,讲述了一对修筑青藏铁路伉俪的动人故事;李鑫用《狱中组诗》回顾了戴望舒和一代革命先烈们曾经历的苦难和斗争;李响为现场观众带来《为汉服的浅吟低唱》,介绍了汉服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安泰金、杨窈、李昱佑则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诉说出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军质朴动人的情感……

节目《诗意中国》。

节目《请铭记,雾重庆》。

节目《谁是最可爱的人》。
经角逐,作品《请铭记,雾重庆》和《诗意中国》摘得桂冠,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小英雄雨来》《我的爸爸是当兵的》获得二等奖,作品《就是那只蟋蟀》《天路》《亮剑湄公河》《狱中组诗》等9部作品获得三等奖。

陈晓鸥教授点评。
陈晓鸥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同学们的表现认真投入,节目呈现完整,展现出了平时的学习成果。
《新中国,已走过70年辉煌》的表演者刘旖昀和赵国瑾表示,老师们在舞台调度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上给她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让她们在台上能够更加流畅自如地表达;《我的爸爸是当兵的》表演者薛佳瑞则说:“在赛前我把稿件表演得太过了,但老师认为这种叙事稿件应该将情感缓缓流露。”这个建议帮助她在赛场上将作品中的情感表露得更加自然。
获奖者李鑫同学说:“这次比赛的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心声’,就是要我们聊一聊对新中国想说的话,时间又赶在新中国70华诞这个意义重大的节点上,能够借着这个主题,通过这份作品向新中国献礼,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节目《亮剑湄公河》。

节目《为汉服的浅吟低唱》。
观众彭章冰认为,参赛选手们不仅体现出了青年一代作为未来接班人的气概,也展现了中华儿女对于祖国的一腔深情。彭章冰最喜欢的作品是《亮剑湄公河》:“这个作品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人民警察缉毒的艰苦。”胡兴海同学对《小英雄雨来》印象深刻,他认为表演者连政和黎罗天健功底深厚,特别是童声与成年声的转化和黎罗天健出神入化的模仿。
比赛由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湖南大学委员会、校艺术教育中心主办,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承办。
来源:新影院
通讯员:郭欣然 郑缘珑 杜泽睿
责任编辑:文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