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宝钢教育基金会举行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颁奖仪式,我校8名师生获奖。其中,金融与统计学院王修华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李智勇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陈昌富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吉仁、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谭小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汪玮、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陈彦彤、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罗厚卿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宝钢教育奖由宝...

11月14日至16日,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长沙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校长段献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术论坛专门为博士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这一大会主题,论坛设置了4个平行论坛,共48场报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博士生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等...

11月15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计量经济学者论坛在湖南大学举行。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东北财经大学原副校长王维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与经济学研究范式创新”为主题,设置了6个主旨报告,26个分论坛。在主旨报告环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吴建福教授,世界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美国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

11月14日,湖南大学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校办公楼二会议室举行。校长段献忠、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所长张永立出席并为“空间大功率电源系统联合实验室”揭牌。副校长李肯立,所长助理王国军出席并见证签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帅智康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丞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共建合作签约为契机,深化科教与产业融合创新模式、共攻航天电源领域关键...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名单,湖南大学“中非经贸合作智能实验室”成功获批建设,这是我校人文社科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新突破。中非经贸合作智能实验室是湖南大学重点打造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实验室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引领学术前沿”的建设思路,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算力资源和算法优势,打造了“中非经贸数智大脑”底座,构建“中非经贸+”大...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今年的一次实验,让实验室所有人都屏息凝视:当玻璃瓶被仿生双臂机器人稳稳放置在医药光谱检测仪上时,团队成员长舒了一口气。仿生双臂机器人首次自主完成样本转移,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要求它像人一样感知、推理、执行。具体来说,需要通过多模态系统识别目标,依靠大模型规划路径,用仿生灵巧手精准抓取...

11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做客湖南大学求是讲堂,以“葡萄糖感应途径:病理生理学意义与药物开发”为题作报告。本场报告会为“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一。林圣彩院士首先揭示了细胞感知葡萄糖的核心机制:细胞内的醛缩酶是关键的葡萄糖感知器,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它能激活位于溶酶体中的细胞能量感应器AMPK,同时抑制控制细胞生长的mTOR1激酶活性。林圣彩院士指出,这条关键通路能够将体内的饥饿信号转化为促进健康、延...

10月27日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创系系主任李晨阳做客经世致用讲坛,于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作“友谊与道德的张力”主题报告。报告中,李晨阳阐释了友谊的三要素为“相互关爱、亲密性、共同的活动”,并强调友谊是双向的关系。基于此,他进一步展开对友谊与道德的关系的探讨,并梳理了三类观点:一是一致性观点,认为友谊与道德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儒家“友其德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德性型友谊等;二...

10月28日至30日,“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青岛举行。我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DexHNU团队凭借参赛项目《类人灵巧臂-手智能化作业平台》获全国季军,湖南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本次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重要赛事,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理念,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型高端人才。团队指导教师为陈文锐副教授和刁强博士,团队成员为来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

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我校参赛团队共取得主体赛(“人工智能+”专项赛)一等奖2项、“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5项等国赛奖项15项,捧得赛事“优胜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超过300万名大学生参加,参赛作品项目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经济...

10月29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荣誉教授谭方东受邀以“Towards 100% BEVs: Ultrafast Charging and Ubiquitous Infrastructure”为题,在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108报告厅为校内师生作报告。本场报告会为“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一。谭方东院士回顾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当前电动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强调电池与驱动系统的持续创新使电动汽车在续航、性能与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在此基础上,...

10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做客湖南大学求是讲堂,以“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为题作报告。本场报告会为“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一。李劲松院士以“生物的起源”为切入口,讲述了当下人类面临的人类生育问题与后基因组研究的挑战,从而引出对单倍体细胞转换、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讨论。李劲松院士详细介绍了小鼠类精子干细胞复杂遗传改造的研究设计、过程以及疾病模拟,如何创新性突破技术难题,建立起类精子干细胞介导...

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师文建国受邀赴意大利参加第20届国际微波和高频应用会议(AMPERE 2025)。会上,文建国教授作题为“Detecting and Displa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wave Intensity in an Industrial Microwave Applicator”(微波设备腔体中的微波强度分布的检测与显示)的报告。研究成果解决了能量微波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微波场强分布可视化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可以重复使用、快速、准确、可视化测量微波腔...

近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夏守智研究成果《说服性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政策背书如何提升公众的政策遵从意愿》在国际期刊《Policy Studies Journal》发表。公众的自愿遵从对于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与预期效果的取得至关重要。在政策传播中,政府机构常常依赖专家背书提升公众的支持度。但许多研究表明,专家的可信度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研究探讨大语言模型是否能够为公共政策背书,进而影响公众的政策遵从...

近日,金融与统计学院王修华教授的论文“科技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企业创新积分制的证据”在经济学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发表。科技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五篇大文章”之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具有“高科技、高成...

10月15日,Chip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基于范德华层压的单芯片三维集成工艺”入选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基于范德华层压的单芯片三维集成工艺。湖南大学刘渊、陆冬林团队报道了一种低温的范德华单芯片三维集成工艺。通过逐层集成预制备的范德华电路层和半导体层,构筑了10层电路的全范德华单芯片三维系统,实现了逻辑...

近日,金融与统计学院谭发龙教授在高维统计领域取得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Weighted residual empirical processes, martingale transformations,and model specification tests for regressions with diverging numberof parameters”为题在计量经济学国际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在线发表。模型设定检验问题是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基本问题之一。尽管现有文献中已有对该问题的大量研究,但在维数发散时的高维模型设定检验...

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计算科学的重要分支,长期以来面临着精度与效率难以兼顾的根本性挑战。传统模拟方法依赖经验力场,虽计算效率较高但难以保证量子力学精度;而第一性原理方法虽精度优异,但其巨大的计算开销限制了模拟体系尺寸和时间尺度,无法满足宏观材料模拟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研究需求。AI For Science技术路径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精确拟合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够在保持量子力学精度的同时...

11月14日,湖南大学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校办公楼二会议室举行。校长段献忠、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所长张永立出席并为“空间大功率电源系统联合实验室”揭牌。副校长李肯立,所长助理王国军出席并见证签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帅智康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丞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共建合作签约为契机,深化科教与产业融合创新模式、共攻航天电源领域关键...

11月3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8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5期广东省高校中青年干部教师培训班来校考察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潮出席调研座谈会并致辞,党校常务副校长(正处级)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钟叶姣主持会议。姜潮对考察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湖南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嘱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奋...

9月26日下午,达索系统教育合作部全球高级总监Nicolas JEANNEE一行访问我校。副校长李肯立出席合作交流会,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深入交流。李肯立代表学校对Nicolas JEANNEE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达索系统是全球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长期致力于为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湖南大学近年来大力推进开放办学,加快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期待双方进一步汇聚优势资源,培养更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9月18日至19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副校长Richard Penty一行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邓卫、校长段献忠、副校长姜潮出席相关活动,双方就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学术交流等事宜深入交流。访问期间,我校举行Richard Penty客座教授聘任仪式,邓卫为Richard Penty颁发了聘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李志坚出席,姜潮主持受聘仪式。段献忠会见了Richard Penty一行。他指出,湖南大学与剑桥大学有着良好合作基础,在多个学科...

6月15日下午,湖南大学与中国非洲研究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校办公楼二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邓卫,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叶海林出席并见证签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兼非洲研究院院长许和连与中国非洲研究院党委委员、政治研究室主任唐志超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许和连主持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后,双方分别介绍了当前对非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传播等展开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此次合作...

6月16日下午,湖南大学与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和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团座谈会在校办公楼205会议室举行。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矿产与煤炭总司司长Dr. Tri Winarno,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伟明,副校长姜潮出席会议。姜潮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国际交流情况。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和印尼建交75周年,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和印尼部委、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期待未来双方在人才培养等方...

11月16日,由体育学院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师生气排球联谊赛在南校区体育馆举行。比赛共有12支队伍同场竞技,每场对阵每队需派出3名男队员与2名女队员上场,且每队需确保至少一名教师选手参赛。经过多轮角逐,由李小龙、吉祥、宋靓雯、念贵等组成的“吉祥如意队”获得冠军,由刘昊英、雷辉、柯思涵、黄歆淇等组成的“我和裁判一队”获得亚军。比赛通过以体育人、以赛促融的方式,有效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为校园文化...

11月15日,2025年度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决赛举行。法学院2023级7名本科生组成的队伍,在全国383支本硕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法学院参赛队伍由郭哲教授指导,2023级本科生张炀任负责人,成员包括2023级本科生甘欣平、何雪、胡稼慧、杨斐冉、张莹慧、邹艳萍。郭哲教授兼任湖南省政府立法专家和长沙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她带领团队参与民营经济专题座谈并访谈本地企业家,为团队积累大量一手资料。备...

11月12日晚,2025年度湖南大学“财经教育奖励基金”颁奖典礼在财院校区金融与统计学院报告厅举行。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伟、名誉理事长张强出席活动。校友代表1978级廖有明,1989级贺涛、吕俐、黄大玉、鲁丽梅、何娟文,2011级刘叶焕、段鸣出席典礼并为获奖师生颁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金统院教师代表及获奖师生代表参加活动。退休教师肖运洪获“恩师奖”,青年教师李万利、成程获“青年教师奖”,17名学生获得“优秀本科生奖”...

11月11日下午,湖南大学2024-2025学年度“校优秀学生标兵”答辩评选会在天马小剧场举行,36个标兵候选人参加评选。经评选,张伟聪、薛茗赫、乔冠伦、张芸祯、闵滢伊、姜俊、阮筠萱、朱闻问、李佳奕、魏祎、包敖日格勒、廖柯为、王蔚、淡琬茹、彭翰翔、张骋、翁绮煊、郭姝含、唐佳蔓、刘岳衡等20位同学获湖南大学2024-2025学年度“校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校优秀学生标兵评选围绕专业学习、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

近日,2025 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揭晓,建筑与规划学院魏春雨教授获“年度设计师”奖。2025 Wallpaper*中文版设计大奖以“不标准时代”为名,希望向这种自驱、创新与去中心化的时代精神致敬,涵盖年度新星、年度公共建筑、年度健康设计、年度时装系列、年度视觉语言、年度室内设计、年度设计师、年度体验设计、年度艺术实践、年度科技设计10个子奖项。其中,“年度设计师”奖项关注在建筑、时尚、产品、室内等设计领域中创...

11月8日上午,清华大学书院党委书记王秀梅率队,清华大学书院代表团一行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调研人才培养情况及大学书院制建设。双方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介绍,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书院制建设的体制机制与实践经验进行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在书院制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清华大学与湖南大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今后要加强更多合作与交流。清华大学书院管理中心及日新书院等13所书...

10月14日上午,湖南大学校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返校交流,为金融与统计学院研究生新生主讲研究生《投资学》第一课,作“国际金融热点问题探讨”专题报告,200余名研究生及教师参会。课上,肖钢介绍了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持续加码的基本形势,解读了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整体趋势和主要原因,着重围绕全球债务风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肖钢指出,当前全球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各国债务风险激...

10月13日,湖南大学1982级硕士研究生班毕业40周年座谈会在校办公楼举行,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校党委书记邓卫、校长段献忠、校党委副书记唐珍名、湖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伟出席相关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吴建宏教授等34位海内外校友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座谈,深情回忆了当年的求学故事和成长经历,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激之情。1982级研究生班负责人黎大志主持座谈会。湖...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大会并讲话。湖南大学校友、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邦,湖南大学校友、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等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是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6月12日上午,2025年地方校友会工作会议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报告厅举行。校领导邓卫、段献忠、李树涛、汪卫斌、孙炜,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陈伟,各地方校友会会长、秘书长,海内外校友组织筹备负责人、校友代表等出席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唐珍名主持会议。邓卫在讲话中指出,校友系统是学校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流大学越来越需要校友系统发挥作用和支持。我们要以迎接新百年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校友力量、擘画发...

6月5日,学校召开学院校友工作会议,就如何充分发挥学院力量、做好校友工作进行部署研讨。校党委副书记唐珍名出席会议并讲话。唐珍名在讲话中表示,校友的高度是学校的高度,也是学院的高度,进一步做好校友工作,大家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校友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校友发展,凝聚校友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多做贡献,既要为了校友、更要依靠校友,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志存高远,不要低层次的拉拉扯扯,要高大上的成全...

5月13日,“校友回湘”工作推进会在校办公楼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唐珍名出席并讲话。唐珍名指出,加快推进校友建设湖南、贡献湖南的步伐,做好“校友回湘”工作意义重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校友回湘”工作,校友服务要讲长远,沟通协调要讲效率,宣传报道要持续跟进,共同擦亮我们的校友“名片”。会议上,各职能部门结合职责分工,围绕工作中的协同机制、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等关键问题交流发言。人力资源处、科研院...
聚焦多维光探测芯片研发围绕芯片设计与制造工艺两大关键环节制作出集成五大探测维度、具备10000:1的超高识别比的芯片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湖南光电集成创新研究院学生团队主持的“千维光芯——多维光探测技术开拓者”项目为解决光电器件领域相关难题提供新思路洞察痛点,潜心通关团队部分成员。(从左到右:刘文祺、唐梓岚、刘靓)多维光芯片项目想法的萌芽源自对生活的潜心思考。2019年,材料院2022级博士唐梓岚注意到...
2006年9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我踏入湖南大学的校门,在岳麓山下开启了人生的追梦之旅。在军训期间,我成功获得了李达自然科学实验班复试资格。那个关于“成人”与“成才”的命题,成为贯穿我大学四年的思考主线。
属于我的初高中青春时光,是在桃子湖畔度过的,学习之余,我常常攀登岳麓山锻炼身体,徜徉于湘江之滨舒缓压力。本科以来,我曾到世界各地求学,但对麓山湘水的眷恋却只增不减。于是,我向湖南大学递出我的第一份简历,也立刻得到了积极回信,2018年12月,我正式入职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从教以来,边有钢用满腔热忱点亮了学子的求知路,他常说:“个人梦想要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我们心中既要有学术理想,也要有家国情怀。”他奋斗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科研一线,专注于智能网联车辆运动控制方法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他架起高校与企业间的桥梁,通过聚焦企业技术难点,将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实际竞争力,让科学之光照进现实。
近百年来,湖南大学始终秉承“经世致用”使命,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并在“体教融合”路径上持续探索,为体育强国目标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让我们翻开报纸,回溯往昔经典片段,重启记忆。
1985年5月30日(期号73)第02版的校报记录了这样一个时刻:根据国务院文化部的批复,我校今年四月决定成立“湖南大学出版社”,由副校长熊祝华教授兼任社长和总编辑,另设副社长一人、副总编辑二人。暂设编辑室、发行科、办公室三个机构。湖南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学术著作为主(包括教学上的各种手册、工具书等),辅以出版其它图书。约稿范围立足本校,兼向校外,包括面向机械工业部所属高校和湖南省内其他院校。目前该社正在积极筹建中,从今年起陆续出书。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教师、教材、实验室)之一。我们翻阅过往校报,追寻如水岁月里那些在湖南大学实验室逆境创新,执着求索的身影,探寻实验室的精神密码。
九年前,《湖南大学报》2016年04月25日(期号1380)第03版上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大年初八,知心楼二楼,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文双春刚一上楼就隐隐听到了授课的声音。走过几间教室,发现是博士生导师刘全慧教授正在指导本科生推演公式。讲台下只有3个学生,但课桌上一堆公式草稿。学生们时而低头推演,时而跟刘教授交流互动。在启发式的研讨中,仿佛有一种科学的磁场弥漫在这间偌大的教室里,嗡嗡地产生着共鸣。——2016年04月25日(期号1380) 第03版 大学时代
书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们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标杆。
岳麓书院在中国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典书院的典范;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又成为现代书院的典范。其双重典范意义可以理解为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
城市创新生态,是城市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由创新主体、要素、制度与环境构成的动态共生系统。完善城市创新生态的核心,在于通过要素高效聚合、制度精准适配、主体深度协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持续涌现。
坐落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后经扩建形成讲学、藏书、供祀的基本规制。尽管历经朝代更迭、七毁七建,岳麓书院传承千年始终弦歌不绝,现是中国唯一延续传统书院之名的大学二级学院,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