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院课程思政试点:城市设计课程毕业生优秀作业分享活动(图文)

时间:2019-03-29 00:00

图片1.png

3月25日下午,我校建筑院15届城市设计课程举行了一场优秀课程作业分享活动,邀请了应届毕业生14届建筑学02班三组优秀的学生进行课程作业交流,并与15届建筑学学生共同交流了关于城市设计课程从调研要素到向设计策略转化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是该课程中期节点的特殊活动,也是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人文公德思想在城市设计教学中的穿插路径研究中的一点尝试。该教改经历了三年的筹备努力,三届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由于此次交流主要针对在课程中期节点学生在面对如何从调研中获得的社会空间元素推进到设计过程的困惑,故而课程教师特地邀请了上一届优秀的学长学姐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讨论。于此同时也同学生讨论梳理中期已取得的部分成果,对现有课程体系暴露出的一些不足进行反思和改正。本次分享特邀了蒋甦琪、许昊皓、沈瑶、彭智谋、苗欣、余燚老师参与讨论,150余名师生一起聆听了交流。

图片2.png

图片3.png

分享讲座现场

优秀作业分享包括三组作业:(1)文庙坪、登仁桥、樊西巷社区——食间戏法组;(2)西长街——未来市场小组;(3)半湘街社区——水果站;三组作业均涉及到了教改中所重点关注的普通居民、摊贩、菜农等群体。三组地块的主要矛盾也体现在不同人群在使用空间的矛盾、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外来移民在城市的生存空间问题,对于一个城市中心的“空洞”,城市设计又能做些什么?这是过往的城市设计教学所不曾关注的。三组学生分别介绍了自己在此次教改中对于设计对象的重新思考。学生通过参与观察、跟踪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城市空间所存在的问题。由此改变了常用的设计方法,大胆了选取了此次的设计要素,包括可变的街道家具和公共集装箱放置折叠桌椅提出界面柔化戏法。列出了具体的改造清单包含如开放厕所、食品处理站、共享厨房、网上菜市、水果站等新颖的想法。

图片6.png

学生向主讲教师陈煊提问

图片8.png

设计指导老师进行点评

图片7.png

两届学生进行交流

分享会后,15届学生正经历的中期节点问题引来了新的突破。他们在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引导下,开始用概念、模型和图示等等种种手段进行分析,尝试建立起一个主题的演化和逻辑的梳理思维。学会透过种种琐碎的现象分析背后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追根溯源,找到现象的成因,探求现象背后地块提升的可能。

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调研和选题开始,在面对”城市“这个复杂命题时,在发现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困境时,在面临的不再是单一人群,而是更复杂的利益网络时,如何从设计普通人的视角去切入矛盾,又如何判断哪些价值可以被支撑,哪些利益需要让步或被补偿?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配合进行长期深入的探讨研究。

图片9.png

15届学生课程上分享自己拍摄的场地视频

图片10.png

15届学生进行中期汇模型

图片12.png

通过课程学生们开始从一些最浅层的表象中看到了城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城市更新中的人口发展问题。城市设计涉及了太多“人”的概念,如何从生产要素转向“以人为本”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思路,需要城市设计的教育应该积极理清“人文公德”教育在理论教学中的路径。

责任编辑:吴芳馨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2024年研究生师生篮球联赛、啦啦操比赛举行
  • 【组图】湖南大学2024级新生报到
  • 【组图】毕业快乐,前“图”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