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韩小洲:《浏阳河》,一曲脍炙人口、声入人心的经典曲目,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演绎中,闪耀出了全新的内涵与光辉。有言云:水是生命之源。浏阳河,便是湖湘大地上广大人民的母亲河,在她的滋养哺育下,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儿女。这其中,便有我国的伟人毛泽东毛主席。穿插于歌曲当中的《东方红》,便寄托了我们湖大学子对于伟人的无限敬意与追思。湖湘人民现在的美好生活,跟引领人民前进方向,为人民谋万年长幸福的共产党也是分不开的。一首歌,饱含着对于潇湘故土的感恩、对于伟人的深情厚意和对于共产党的一片赤诚和团结,让我这个身处于其中的成员,无疑是感到无比震撼和激动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何楚梵:在毛泽东像前唱歌的时候望着对面的树杈,老师说那是希望。欣赏着歌唱老师深情饱满地唱着浏阳河,我也像看到了汪洋。移景到了岳麓书院,随着音乐响起,我坐在河边,屋檐上的勾勾角角被我刻在眼睛里。给陕西师范大学的拉歌邀请还在耳边萦绕,星期六的下午,结束得很漂亮。

金融与统计学院2014级校友金子潇:如今,我已走出校门,成为了央企的一名基层员工,为祖国的建设燃烧出点点星光。当我站在毛主席雕像下唱响旋律之时,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一是看着唐老师站在前面顶着烈日指挥而被唐老师兢兢业业的付出所感动,二是脑海里涌现出了半年前我们金融1401班也曾像现在这样在毛主席像下站成一队,留下了毕业季最美好的回忆;而如今我们散落在了祖国的各个角落,为实现自己的小康生活而奋斗。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们既是一个个普通的大众人群,又是一颗颗独一无二的星星。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带来的不止是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更是一个兴兴向荣,青春焕发的国家。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孙留馨:今天,我们在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唱起一首《浏阳河》,在千年学府前,在东方红广场,毛主席雕像前唱起一曲《东方红》,无疑是对湖湘文化,对中华文明最完美的诠释,最崇高的敬意。每个人眼中饱含的热泪,都是独属于中国人的骄傲与情怀。
作为湖南大学的一份子,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在岳麓山下,在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学习,我们为母校骄傲,为中华民族骄傲。我们将永远铭记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在新的浪潮中,承担起祖国与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欣然接受,并以此为荣。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晨:我们是一代年轻的力量,骨子里透出生活的希望。逐梦的翅膀昂扬愈高远,脚下故土民族的根系愈加深邃,提笔落下,便是铮铮家国的笔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晓鸽:岳麓山下,我们为祖国歌唱。湘江水边,我们为青春喝彩。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杨实可:春暖花开,芳菲人间四月天。在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一同歌唱祖国,用新潮方式展现青春风采。爱国,不只停留在仰望而不可及,在东方红广场上,在岳麓书院中,当代青年将革命经典歌曲赋予时代新意义,用热情唱响祖国的春天。浏阳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孕育了伟人,也激荡起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一面面红旗招展,一个个洋溢喜悦的青春脸庞,高歌东方红,高歌浏阳河,歌唱青春,歌唱祖国,愿我中华大地上永远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游婧娴:天青而目远,水平而行舟。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歌唱浏阳河,极目远眺东方红,怀思于此,感慨万千。倘若说一个人的声或如蝇蚊,两友共吟成音,而三人之声便为歌。当祖国神州四方之地处处怀念,处处歌唱,处处寓以为崇高,则体现出了祖国艺术之美,青春之美。歌唱祖国就是讴歌于青春,赞美神州寰宇就是为青春而喝彩。

建筑学院2018级本科生孙雪琳:《浏阳河》,朴素的曲调却反应着我们这群大学生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我们虽未经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狼烟,但如今追忆起这段血色往事,依然会敬佩毛主席的勇敢果决,敬佩各位战士的无畏牺牲。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富强奠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首歌是对他们的致敬,是对党的热爱,洋溢着我们的活力,充斥着我们的爱国情怀。

建筑学院2015级本科生程歌:当我小的时候,就常常听爸爸妈妈唱起这首传遍祖国各地的湖南民歌。如今自己站在这片湖湘土地,身处岳麓山脚下,再次唱响《浏阳河》时,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华儿女、湖大学子而感到自豪。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幸站在伟人脚下,享受幸福的大学生活,源于前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作为后辈,作为即刻站在先人们曾奋斗的土地上的学子,我们应当追随他们的步伐,敢为人先,延续楚才之光成为祖国的栋梁。
所以,我们用年轻的歌声唱响经典,用青春为祖国歌唱。当歌声响起时,我看到了光芒,这光芒承载着祖祖辈辈的心血,又满怀这青年一代的希望。我相信,从湖湘大地走出的学子一定会在未来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蒋鼎邦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