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三年来,我校坚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在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院师生纷纷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唐珍名:
三年前,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对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引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三年后,在依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之余,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全国重点马院意识,加倍努力,争做不负总书记嘱托、无愧天地良心的好老师,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全校学生最受欢迎、经常回味、受益终生的课程!
谭研老师:
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王学明老师:
作为湖大马院人,站在学院和学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要更加自觉地以“六个要”教师素养、“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为办好湖大高质量思政课程,以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并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好自己的积极贡献,这是自己今后依然要始终铭记和践行的既光荣又艰巨的使命担当。
陈峰老师:
三年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深深鼓舞着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增强了作为思政课教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我不断纠正自己作为思政课教师底气不足、自信心不足的思想认识问题,从思想上重新认识思政课教师这个职业的涵义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到这个职业的伟大意义,坚定了自己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张文静老师:
上好思政课,责任重大,身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肩上的担子更大,任重而道远。一定要践行“六个要”标准,遵循“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曾兰老师:
作为一名一线思政课教师,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存在,但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以“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为目标,我从教学内容如何更精准、教学方法如何更智慧等方面就“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改革与创新实践,切实感受到了教学吸引力的提升和实效性的增强。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汤素娥老师: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让“3·18”成为每一个思政课教师难以忘怀的“特殊日子”。习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也成为指引我扮演好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一角色的明灯。三年来,我立足岗位,始终以“育人初心”为使命指引,强化自身对于思政课的育人地位、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价值的感悟与认同;始终以“六个要”为素养指引,不断提高自身的胜任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始终以“八个相统一”为方法指引,适恰的进行任教课程的改革创新,尽力强化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前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力争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同行赞誉、专家认可、自己满意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博士研究生彭钊:
三年来,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思政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思政课堂中,满足感、获得感也越来越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来我们之中也有许多人要走上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当前我们要扎实学好理论知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博士研究生王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博士研究生王希: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重温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就是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知”“真懂”“真信”“真用”;就是要将自觉自信地扣好第一粒扣子,做到知行合一,对重大理论热点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0级硕士研究生 谭思梦
三年来,我们见证了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成就与新变化,重温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嘱托,深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之时代新人的培养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我们要积极承担起新的使命和担当,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不断做好铸魂育人工作。
2020级硕士研究生袁雨琪:
三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指引下,明显感受到思政课的效果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未来以担任思政课教师为目标的我们,一定会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在日常注重深入学习,广泛积累,为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奠定基础,励志成为“立德树人”的担当者和践行者。
2020级硕士研究生 刘玉林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我感受到总书记对思政教学的极大重视,也收获满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做好思政工作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努力。马院学子身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基地,应积极融入、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一是要自觉跟进学习、理解和掌握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坚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广泛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好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反思和定位自我、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建设,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20级硕士研究生石富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高质量高水平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三年以来,我能深刻感受到思政课建设的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也更加强烈。“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增强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底气,进一步提升教学吸引力也是今后思政课继续深化改革的关键。
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子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推动了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其中,“八个相统一”言简意赅的要求助力思政课创新。如今思政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而是教育者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融入中国故事素材、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时俱进汲取社会时政元素,极大提升了思政课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独特新颖的移动思政课上课方式、极具地域特色的独特思政课、通俗易懂的公众号宣传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思政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破立并举,推动了思政课实践走深走实。
2021级硕士研究生 邱雨辰:
三年来,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全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今的校园里,已有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追捧。作为学科思政专业的学生,我们应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恪守“六个要”思政教师建设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八个相统一”,使思政课成为真正筑牢青年大学生信仰之基的“金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习编辑:韩月
责任编辑: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