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0false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湖南大学自2012年起定点扶贫湖南省隆回县。五年多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论述,把定点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履行服务社会职责的第一工程抓紧抓实,积极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赋能贫困人口,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开发人力资源,做好教育扶贫
校党委书记邓卫为学校捐赠的白水洞村牌揭幕

白水洞小学改扩建捐赠仪式

学校白水洞小学奖学金发放仪式
针对隆回县教育发展不均衡、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通过邀请来校学习与送教下乡相结合、远程教育与现场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专项技能培训,累计受训达1.2万人次。通过支教、结对、捐资等形式支持当地基础教育,先后组织在校学生支教600余人次,直接受益学生6000余人次;组织附属中小学教师与乡村教师结对备课、课件共享;投入资金810万元,帮助建设3个乡村标准化示范学校。联合战略合作企业,支援隆回县3所职业中专建设,通过联合授课、靶向培养、精准选送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模式,帮助800余名贫困学生到北汽集团、三一重工就业,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利用学科资源,做好科技扶贫
学校专家指导羊肚菌种植

扶贫队员调研富硒水稻种植

丰收的富硒水稻

崇木凼厨卫改造设计
组织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专家,帮助当地开展农产品技术攻关,实现羊肚菌大范围人工培植,大幅提高了金银花附加值;引进五彩水稻、雪莲果等经济作物;打造富硒大米、虎久雾语茶等特色品牌。通过众筹定制、以购代捐等模式,实现特色农业年利润过千万元,带动2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着眼隆回县优质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学科专家,指导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实施厨厕改建、特色民宿设计、村容村貌整治等规划设计项目67项,帮助两个贫困村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推动乡村旅游和新型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挖掘特色资源,做好文创扶贫

英国安妮公主考察我校“花瑶花”扶贫项目
隆回是瑶族花瑶分支的聚居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学校先后邀请7个国家110位设计师,组建“花瑶花”文创团队,围绕滩头年画、花瑶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联合创新,在当地建立展示基地和设计工作坊,开发文创产品80余款,产品受邀在米兰世博会和巴黎博览会等国际舞台展出,2017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制定了面向贫困人口的设计创新、培训赋能、订单生产的文创扶贫模式,支持少数民族妇女参与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创造就业机会。目前,该模式已在湖南怀化、新疆喀什、重庆酉阳复制推广,衍生出多个文创扶贫项目品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推介。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报道我校扶贫工作

白水洞小学同学参加《让世界听见》节目录制


扶贫队员走访贫困户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先后选派扶贫干部13人次,开展各类扶贫项目57项,投入资金1636万元,援助物资1513.7万元,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1.87亿元,有力支持扶贫示范项目规模化发展。累计带动隆回县2150户、91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驻点扶贫村白水洞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学校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单位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作典型发言,教育部简报、国务院扶贫办内参信息专题介绍我校扶贫工作经验。80余家国家和省级媒体予以关注报道。三个扶贫项目先后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和非遗扶贫示范项目。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做好对外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扶贫故事。英国皇室长公主安妮·伊丽莎白、泰国枢密院大臣格森·瓦塔纳猜等先后来我校调研扶贫项目,加拿大、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外籍师生到我校扶贫点参观访问。
责任编辑:文亦佳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