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巡礼】设计院:党建引领设计 设计助推转型(图文)

时间:2018-12-15 00:00

近年来,在我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设计艺术学院坚持以“双一流”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学科特点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相联,构建了数字化条件下、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设计学获得A-,其中科研水平、在校生质量与精品课程数位列全国第3,人才培养质量位列全国前5。2018年,设计艺术学院再度被教育部任命为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

师生党员凝心聚力,先锋模范不断涌现

设计艺术学院党委抓班子队伍,固内涵建设,拓外部环境,党建工作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学院科研教学事业发展。

一是树立师生党员典型。在科学研究、教学活动、学生工作、创新创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专任教师支部王宝升老师2017年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实现了学校零的突破;院长何人可教授荣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40人特别奖”,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先生在人民大会堂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章;季铁教授、张朵朵老师长年在通道、花瑶扶贫点开展工作;书记院长带领师生党员赴湘潭韶山、湖南省党史陈列馆、雷锋纪念馆、杨开慧故居等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2017年,40人次学生党员获得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等国际国内大奖,10名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两名学生党员代表被评为湖南省百佳学生党员。

何人可教授获“中国设计40人”.png

书记院长带领师生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png

二是创新支部党建形式。开展党支部活力提升计划,组织红色文化创意工作室成果展,用海报设计、剪纸、书法、篆刻印章、手工创意产品等红色艺术作品,把红色道路、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融入,作为思想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增强党性修养;与后湖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特色墙绘设计、展馆设计、支部建设交流会等活动数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红色文化工作室成果展.png

与后湖新村结对共建.png

三是拓展党员服务平台。发挥设计学科特长,开展社会创新实践,如韶山红色文化旅游规划实践、常德赛阳村文化创新实践、大湘西社会创新实践等等。2017年教育部高校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评比中,我院文化创新扶贫项目获得教育部第一名。以党员为主体,在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地组织参加了多个国际展览,宣传中国文化,打造湖南地方品牌。专任教师党支部积极牵头组织国家基金申报经验分享会,鼓励、动员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科研课题、撰写SCI\SSCI\A&HCI文章、组织设计工作坊。

张朵朵老师分享经验.png

国家战略明确方向,教学改革凸显特色

新千年的技术变革、社会转型及国际竞争压力对设计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设计艺术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资源组织、教学方法与工具等方面寻求突破,教学改革顺利有效开展。2018年,设计艺术学院《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是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的系统设计方法与知识体系构建。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产业升级、模块化、复杂系统的设计需求为重点内容,强调新技术条件下“人文思想与艺术感受、设计思维与综合表达、复杂问题与知识求解、先进技术与智能交互、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本土文化与国际视野”等六个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了高端装备与交通工具、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媒体艺术与社会创新三大模块。这三个模块的教学组织采用动态组合的方式,学生既可以选择模块指定的课程,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二是基于数字化与互联网的赋能互动教学方法创新与平台建设。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技术条件,构建了以慕课、课程网站和课程APP为基础的教学工具,以学生创作内容为核心,线上线下整合,教学资源相互赋能的生成式数字化教学方法与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教学组织过程与学习体验,完成了13门包含慕课、课程网站和课程APP结合的专业课程群。同时,构建了国内首家Pinwall数字化设计教学评估与资源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该平台自主学习、分享并参与评价,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

总体框架.png

图钉墙Pinwall建设.png

三是以文化自信与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设计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以“国际-国家-地方-行业”四级人才实践创新基地为支撑,通过创新工作坊、社会创新夏令营、文化交流与会展活动等形式,营造了“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生态系统。通过中意设计创新中心、“金砖五国”设计联盟、Desislab可持续设计联盟、LeNs欧盟国际合作课程、设计引擎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长沙媒体艺术之都、武陵山非遗文创中心、“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阿里联合教学课程、华为大学云平台建设等行业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参与米兰设计周、世博展、国际文化创客展、巴黎博览会等一系列的国际交流活动,从平台、组织形式和内容体系等多方面构建了较好的设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同志考察新通道-湖南省隆回县.png

以赛带学夯实基础,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设计艺术学院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智能制造、互联网+、文化自信等发展方向,着力培养既能扎根本土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学科竞赛成绩好。近五年学生共获得国内外各类设计大赛奖励1081项,其中红点、IF、Gmark、IDSA达297人次,99名学生获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设计艺术学院喜获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5项,并获全场唯一特等奖。优秀学子代表范石钟同学多次获得奖励,被评为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并受到刘延东国务委员亲切接见,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

刘延东接见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范石钟等.png

2018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png

二是毕业学生前景好。近五年共有286名学生进入微软、诺基亚、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全球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工作。2015至2017年,共有31名学生进入阿里巴巴设计团队工作,其中7名同学在工作1年后即获升职。2014级博士毕业生张文泉成为全球最顶级计公司(意大利IDG)公司的第一位中国籍设计师。部分毕业生前往卡内基梅隆、乔治亚理工、罗德岛艺术学院、米兰理工、代尔夫特理工、千叶大学、挪威设计学院、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清华、浙大、同济等一流设计院校深造。

三是学院声誉影响好。近五年师生在国际国内设计教育大会上作特邀报告50多场。何人可教授分别在2016年在越南的全球教育峰会、2017年美国IDSA国际设计教育论坛上发言,阐述了中国经验对于世界设计教育的启示。2015年季铁教授在米兰组织了由400多位设计师参与的“国际文化创客展”及“乡home·分享家乡的味道”世博展,将“中国故事”通过协同创新的方法与世界分享。2017年学院在岳麓书院举行成果展,获英国安妮公主高度评价和皇室官网推介。此外,学院多次获得美国商业周刊、BBC、中央一台、新华社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美术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采访及专题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中央电视台报道成果实践基地侗锦项目国际创新创业教学成果.png

责任编辑:吴芳馨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2024年研究生师生篮球联赛、啦啦操比赛举行
  • 【组图】湖南大学2024级新生报到
  • 【组图】毕业快乐,前“图”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