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着这些大孩子,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

时间:2022-04-02 05:28

疫情“遭遇战”不期而遇,图书馆的突击队员“疫”无反顾,为守护校园平安贡献力量。

李雯:“管着这些大孩子,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

“妈妈,你不能回家,我可以去看你不?”李雯老师做志愿者出门前,她女儿天真地问道。住在校外的老师,自加入突击队开始,一直到这轮疫情完全结束才能回家。尽管李雯老师家里还有需要照顾一日三餐的女儿,但疫情在前,她毅然投身到抗议中。送餐、送物资、协助核酸检测,家长般的细心叮咛、关心同学们是否吃饱饭、暖心地鼓励同学们继续坚持,她说:“管着这些大孩子,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隔离久了,部分同学难免会有一些情绪,和同学们的沟通很重要,好在这边的形势有所好转,很多同学已经转为绿码,风险也会越来越小,相信不久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罗立:“我喜欢给予别人帮助的自己。”

罗立老师是图书馆第一个加入突击队伍的,目前已经连续工作四天了,先后在财院校区、南校体育场、德智园区参加志愿者工作。无论是大太阳,还是倾盆大雨,都一直在队伍里毫无怨言。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下午两点结束后才能吃上饭。最长的一天,采集黄码人员信息,工作到下午五点结束。她说:“疫情当前,要有人挺身而出,这个时候,只能舍小家,为大家,我喜欢给予别人帮助的自己。”

杜妮娜:“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人手不够,我住得近,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收到召集通知后,杜妮娜老师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团队。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一次次的爬楼上门采集核酸,她说:“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希望大家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科学防疫,良好心态,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樊志坚:“比起穿防护服的志愿者,我只是做了点协调工作而已”

樊志坚老师白天协助核酸采样工作,刚开始每天工作9个多小时,采样完成后,他还会再参与其他的协调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这几天天气不好,老是下雨,所以要穿雨衣。不过,比起穿防护服的志愿者,我只是做了点协调工作而已。”

龙海东:“当很忙的时候,好像也没那么痛了”

龙海东老师主要在龙王港学生园区负责核酸检测采样人员的数据采集工作。园区有学生两千余名,他一坐就是4、5个小时,尽管身患痛风,采完样常常腰痛得直不起来,但他说:“这没什么,当很忙的时候,好像也没那么痛了。”

刘宇:“我为有这样的同事而自豪”

刘宇老师家里有两个孩子,妻子是医生,在其它地方做志愿者。学校被划为管控区后,他积极组织了图书馆突击队群,义无反顾地深入疫情最前线。在群里经常可以看到他鼓励和关心队友的话语,一声声问候、一句句提醒,总是让人倍感亲切与温暖。

黄健:“这是我应该做的”

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特殊时期,黄健老师都是永远冲在最前面的“热心人”。他说:“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毕竟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我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学校、为家园出点力。”

刘运祥:“日子过得有点紧张,但是很充实”

“在龙王港学生园区当上了‘大白’”,刘运祥老师主要负责核酸检测采样人员的数据采集工作。“大白”代表着坚毅、勇敢、温暖、安心,他说:“现在我白天当‘大白’,晚上和陈辉轮着在图书馆当‘守夜人’,日子过得有点紧张,但是很充实。

陈辉:“我想我能坚持到疫情结束”

“因为要穿防护服,所以要求工作期间不能上厕所,年纪大、身体不好的吃不消。我现在做了三天突击队员了,身体感觉还好,虽然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身体还很棒,我想我能坚持到疫情结束。”

来源:图书馆

通讯员:王郁芬

实习编辑:程璟

责任编辑:余楚倩

图说湖大
  • 【组图】2024年研究生师生篮球联赛、啦啦操比赛举行
  • 【组图】湖南大学2024级新生报到
  • 【组图】毕业快乐,前“图”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