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结课时,所有学生站起来为我鼓掌”

时间:2022-11-22 10:30

人物名片:李琳,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湖南大学民建经贸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第一作者获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首届湖湘智库成果“十大金策”奖、湖南省政府参事优秀建言“特殊贡献”奖。2018年获评“湖南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22年获评“湖南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近日,CCTV财经节目推出专题片《中国大区域》,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应邀作为中部区域经济学专家代表接受CCTV采访。

“我的专业是区域经济学,我的所学所研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才能把学问做成真学问。”李琳说。对她而言,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知识实效“落地”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她两个最清晰的人生目标。

三十年来,她一边教书育人,坚守在三尺讲台;一边著书立说,担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等,把“写好每一份提案”作为最大动力。

服务地方,将学问做成“真学问”

2A4ED

李琳进行“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企业培育’”课题调研(右一)。

2A4FF

李琳进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课题调研(右一)。

为了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李琳长期关注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坚持深入一线实地调研,致力于为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湖南创新禀赋丰富,在中西部地区创新资源优势明显,怎么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呢?”一颗种子在李琳心中生根发芽

268E4

李琳参加湖南省政府参事工作座谈会。

2018年湖南省两会期间,民建湖南省委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全面落实创新引领战略,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这份提案便是由李琳执笔的。半年后的2018年10月12日,《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正式获批,湖南成为全国第10个获科技部支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地区,这份高质量的提案“闪电般”落地了。

然而建言献策的工作并非都是一帆风顺,背后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2017年湖南省两会期间,李琳提出将衡阳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最开始,这份建议没有得到重视,但不服输的她坚信此法是统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剂良方”,坚持连续三年继续进行走访、调查、研究。终于在2021年,这一提法被写进了湖南省的“十四五”规划与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身为一名老湖大人与老经贸人,我感到非常骄傲,这是我向社会发出的湖大声音、提交的湖大答卷。”

“在未来,我要继续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培养经世致用的经济学领军人才。”李琳说。

培育人才,把实践成果搬进课堂

170D4

李琳讲授《区域经济学》。

“我要把实践成果搬进课堂,把书本理论和现实案例结合起来。”面对学生,李琳探索出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四位一体”有机循环教学模式,其中,将实践与课堂融合,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李琳讲课时间最久、感情最深的一门课就是《区域经济学》,整个学院的这门课都由她讲授。

经贸院低年级本科生主要学习的是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经常会产生所学是否有用的疑问。“那时候李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用经济学知识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小镇,让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家乡发展,还感到自己真的有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时隔多年,2014级本科生韦子夏仍能准确回忆起课堂细节,“我们突然觉得经济学不一样了!原来经济学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能真正能满足人民幸福生活愿望的工具。”

“因为我的这堂课,后来还有人升学时选择了区域经济学作为研究方向。”提及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李琳印象深刻。“我仍然记得有一年结课时,所有学生自发站起来为我鼓掌。”

不论有多忙,李琳都会耐心细致地修改学生论文,大到论文框架是否精炼,小到标点符号是否准确。“李老师都是把我们的论文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画圈标记后与我们面对面交流。”2019级博士研究生乔璐说,“李老师还把自己的办公室匀出了一半,给我们用做自习研讨空间。”

2018年毕业的刘莹是李琳带的第一个博士,本校保研的刘莹初时有些心浮气躁,想要“早点出去看看”。在李琳的悉心教导下,刘莹一路稳扎稳打,由硕升博,成了在这里待得最久的学生。毕业后受导师育人情怀的感染,她更是选择了进入高校,去培育属于自己的“桃李”。

来源:融媒体中心

实习记者:李子怡

*受访者供图

实习编辑:余路遥

责编:蒋鼎邦

图说湖大
  • 【组图】你好,老图书馆!
  • 【组图】“乐”动湖大!
  • 【组图】你好,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