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倩:“每一步的修改都是更加逼近真相的过程”

时间:2023-12-11 16:59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朱子倩,围绕大江大河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环境效应开展研究,发表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长沙市人民政府“十四五”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评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湖南大学优秀研究生等称号。

童年记忆,启发热忱

朱子倩的环保之旅始于对长沙圭塘河的儿时印象。这条河流的污染状况不仅影响了周边近200万居民的生活,而且对浏阳河的流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朱子倩回忆起她少年时站在河边的情景:“我常想,如果这条河的水变清了,周围的生态恢复了,该有多美。”这些思考逐渐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激发了她对环境保护的热忱。

进入湖南大学读博后,梁婕老师告诉她:“每条河流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将各项监测数据视为河流的‘语言’,耐心‘聆听’这些数据背后的规律,进而探索模型本土化落地的方向。”

在这一认识的驱动下,朱子倩开始了艰苦的采样工作,以积累研究所需的相关基础数据。她的采样足迹覆盖湖南省的多个河流和湖泊,包括洞庭湖、浏阳河、东江湖和湘江等。

“为了尽可能减少复杂环境的干扰并满足对庞大数据量的需求,我经常一天内要赶赴数十个采样点,有时从清晨忙到深夜。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但这些采样数据对于我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些实地调研活动为她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是她后续工作的基石。

学科交叉,解码自然

在梁婕教授的指导下,朱子倩决心探索环境领域的核心问题,即致力于研究大江大河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环境效应。最初,她主要关注于含氮污染物在河流中的物理迁移过程,但在她第一次论文投稿失败后,她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存在缺陷。

“我的第一篇论文被审稿人评价为‘非常初级的尝试’,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我需要在我的研究中纳入更多的生物和非生物氮转化因素,把宏观的流域现象和微观的环境效应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细致地解析流域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而这往往需要交叉学科的有机融合。”

此后,她开始结合河流动力学、景观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污染问题。她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浏阳河的流域污染物输移模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需要调整和优化数百个参数,并经历上万次的迭代模拟。“每次调整模型都是对我的耐心和决心的考验,但我知道这每一步的修改都是更加逼近真相的过程。”

此外,根据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朱子倩还自己添加了数个自定义参数以精细刻画流域污染物的输移规律。她的模型成功实现了本土化落地,为浏阳河流域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及污染物精准溯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不久后,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她提出了“靶向治疗”的精准治污模式,助力浏阳河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III类,入选水利部第一批示范河湖,实现了成果落地转化。

团队互助,智慧激荡

在科研道路上,朱子倩不仅从她的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而且从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也获益良多。“我们课题组的讨论会总是充满活力,每个人都会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文献,对这篇文献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研究的参考意义。梁婕老师、李晓东老师都会针对我们的研究进度及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同学们也会对彼此的研究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分享新颖的观点,这对我启发良多。”

这种互动为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她思想的成熟。受到课题组老师及同学们思路的启发,她创新性耦合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与微生物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多方面考虑水生态系统服务的统筹规划,并将其用于保护区选择及优化,实现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融合管理。

朱子倩总结道:“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我们。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她的研究之路从圭塘河开始,经历了宏、微观的跨学科研究,最终实现模型的本土化落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收获。

来源:研工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片:受访者供图

实习编辑:邹霞

责任编辑:周丹

图说湖大
  • 【组图】银杏飘洒湖大,落成金色童话
  • 【组图】你好,东方红广场!
  • 【组图】2023级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