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古树间,特藏分馆。▲陈佳祺/摄
你知道
湖大有几个图书馆吗?
南校区总馆、财院分馆、德智分馆
以及承书院文脉,同礼堂恢弘的
特藏分馆(老图书馆)
它是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
也是湖南大学九大“国保建筑”之一
走过树木葱蔚,走过世纪风雨
我们一同推开这扇门
特藏分馆入口。▲陆依晨/摄
抚过特藏分馆的门廊
湘楚先贤的革命歌声穿过历史洪流
烽火不歇,年湮世远
特藏分馆在歌声中不断浴火重生
我们也在歌声中回望它的历史
特藏分馆大门前的建筑铭牌。▲陆依晨/摄
湖南大学图书馆前身可远溯至
创建于北宋年间的岳麓书院御书楼
1929年12月学校开始兴建新图书馆
1933年竣工
但1938年毁于日军侵华战火
仅剩下几根残破的石柱
有两根就伫立在湘江边“湖南大学”的石刻旁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由蔡泽奉教授设计
是湖南大学定名后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图书馆
亦是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
故宫国宝南迁时曾寄存于此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遗址。▲邓梓荟/摄
1947年,湖南大学策划重建老图书馆
由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柳士英先生设计
于1949年竣工
此后,1951年进行了扩建
与原馆完全融为一体,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
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特藏分馆
它浓缩了湖南地方建筑的精华
古朴、儒雅、清淡
被载入长沙市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单
1985年,湖南大学新建的总图书馆竣工
老图书馆则作为工商管理学院院楼使用
至2006年恢复作为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回望历史,静坐馆内
岳麓山钟灵之气自清风峡而下
行经千年书院、汇聚于此
滋养今日湖大、今日我们
今日岳麓书院御书楼。▲袁之林/摄
1933年蔡泽奉设计的原图书馆。史料来源 柳肃、肖灿《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1938年4月,湖大老图书馆坍塌在了炮火声中,只有几根爱奥尼石柱顽强地留了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两根爱奥尼石柱,从湖南大学原图书馆旧址被搬迁至校碑旁,激励着无数后辈重新出发。▲陈佳祺/摄
老图书馆扩充方案。史料来源《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研究》
老图书馆作为工管院院楼使用时期,湖大人在老图书馆的留影。史料来源《百年名校·商学弦歌——湖南大学商学100年》
鸟瞰特藏分馆。▲吴燕殊/摄
柳士英先生设计的老图书馆
风格独特且蕴含有时代特征
亦中亦外,亦古亦今
传统外显,现代内隐
其中主要的两大特色
其一是艳丽色彩蕴藏的雅致西风中韵
其二是以圆为代表的独特几何设计
01艳丽色彩
这里
延续千年文脉,融入周边环境
彩色几何图案组合模仿檐下彩画
恢弘的大屋顶汇聚传统民族风格
西风中韵,蕴藏于斯
特藏分馆的屋脊,起翘平缓、直曲结合。端庄大气的红色墙身,与色泽艳丽的本地铜官釉瓦组合,使特藏分馆(老图书馆)具有独特的色彩韵律。▲阳维欣/摄
阳光下的檐下彩画,蕴含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阳维欣/摄
02独特几何
几何之美,在几何本身
也在和谐组合所造就的建构
它们成就着特藏分馆(老图书馆)
传统与现代交汇的时代气息与独特美感
特藏分馆(老图书馆)东立面主入口,“三道光做法”的拱门,弧形与矩形和谐组合。▲阳维欣/摄
圆形
建筑中对圆形的运用,是设计师柳士英的典型设计特色。柳氏圆圈,精致典雅;圆与直线,刚柔并济。▲阳维欣/摄
八边形
八卦深奥、八荒辽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代表着完整与和谐。八边形,也是特藏分馆(老图书馆)独特的几何符号。阅览室外窗及室内阶梯式观景窗,均是八边形设计。▲阳维欣/摄
四边形
外窗更多运用四边形的元素。这是建筑中最常见的图形,它稳固实用、方正美观,是规整的建筑主体,也是大气的审美元素。▲阳维欣/摄
其他装饰
倒三角形装饰框,框内装饰云头雕刻。▲陆依晨/摄
檐下彩画与墙面浮雕。▲阳维欣/摄
种种独具匠心的几何图案
是建筑中的点睛一笔
也是设计巧思的凝练之处
它们共同造就了特藏分馆(老图书馆)的独特与雅致
今日之特藏分馆
馆藏更加丰富
儒礼道玄兼备,天文地理皆有
藏书总计逾十万
穿行浩渺藏书中
“山灵虽奇,得人文而显”
晚清书院山长欧阳厚均的这句话
依然适用于今日的特藏分馆与今日的我们
湖大人亲切地称呼它为“老图”
它像师长、像朋友
它见证一个国家的如歌历史
也陪伴一代代湖大人的青春
▲吴昊圆/摄
▲姚睿/摄
▲陆依晨/摄
▲陆依晨/摄
▲陆依晨/摄
特藏分馆自1985年作为收藏实体
建立湖南大学海内外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
中心收藏有1000多个海内外团体
和个人捐赠的的各类物品2万多件
其中不乏竹雕、字画、图书
在其中,我们感知历史与艺术的润泽
▲吴昊圆/摄
▲阳维欣/摄
▲阳维欣/摄
▲阳维欣/摄
▲阳维欣/摄
特藏分馆的“四史”学习教育主题空间。▲阳维欣/摄
追溯历史轨迹
探寻设计巧思
这里依然在与时而进
走进“四史”研讨空间
在丰富的图书与数字资源滋养下
我们在具体的历史中
汲取力量,焕发青春
▲陆依晨/摄
▲陆依晨/摄
在“四史”研讨空间
我们看见真理如光,照亮前程
在师生研修室
我们是师生,也是一同进步的湖大人
在捐藏陈列室或书柜与书架间
我们从一字一句启程
驶向更广阔的世界
▲陆依晨/摄
远山长空,树木苍翠
我们与老图书馆
一同跨越战火与风霜,在百年烟尘中对望
厚重的历史沉淀里
莘莘学子往来门前,青春之气不绝于梁
这里也因而
永远是青春的模样
鸟瞰特藏分馆与大礼堂。▲陈佳祺/摄
驻足总图书馆高楼
俯瞰静默伫立的“老图”
这一眼
我们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
这一眼
我们因明晰历史而更加坚定未来
这一眼
我们再说一句:
“你好,老图书馆!”
参考资料:《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研究》郑晓旭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柳肃,肖灿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细部形态研究》常玉春
《异质同构——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魏春雨,宋明星
《传承与创新的博弈——从湖南大学老图书馆看图书馆旧建筑的修缮改造》陈有志,郑章飞
《百年名校·商学弦歌——湖南大学商学100年》许康,杨智,冯兵计
来源:融媒体中心
统筹、文案、视觉设计:陆依晨
摄影:阳维欣 陆依晨 姚睿 吴昊圆
邓梓荟 吴燕殊 袁之林 陈佳祺
资料整理、校对:刘佳琳 王梓洋 郑雨竺
实习编辑:文康怡
责任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