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2人,支委会共5人。支部党员思想觉悟高,党员责任意识较强,支部团结务实,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过程中很好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筑系党支部在近3年党建工作和学术工作中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自科等纵向课题十余项,横向课题百余项,获得国内外大小不一奖项数十项。徐峰院长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赣豫鄂湘田园综合体宜居村镇综合示范”项目(经费:3609万元);卢健松教授获202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专项奖瓦西里斯۰斯古塔斯奖;魏春雨教授团队(支部党员钟力力、李煦、齐靖、张光为核心成员)“中国书院博物馆”、“湖南大学研究生楼、理工楼、游泳馆建筑群”、“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3项作品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2019);“李自健美术馆”获2019年度工程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湖南大学研究生院楼”、“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科技文化展示中心”、“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楼”获2019年度工程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二等奖;“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获得2019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公共设施-文化及机构建筑类金奖;“田汉文化园”获得了2019ARCHDAILY中国建筑年度大奖冠军。柳肃教授团队(支部党员柳肃为项目主持;肖灿、钟明芳为团队骨干)主持的“株洲王家大屋(秋瑾故居)修缮复原设计工程”获2019年度工程优秀传统建筑设计一等奖等众多成果。
党支部相关教师党员在人才培养与教学中也获得较多荣誉与表彰。卢健松教授评为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袁朝晖、卢健松、钟力力、邹敏等多人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湖南大学“优秀党员”、湖南大学教学标兵、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湖南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等。相关教学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卢健松主持《乡村聚落形态学》评为2021年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钟力力主持的《设计基础2》评为2020年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优秀教学成果等。
徐峰院长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赣豫鄂湘田园综合体宜居村镇综合示范”项目(经费:3609万元)。由湖南大学作为牵头单位、建筑学院院长徐峰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9年度“赣豫鄂湘田园综合体宜居村镇综合示范”项目。项目以赣豫鄂湘田园综合体宜居村镇综合示范进行研究符合农村建设发展需求,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卢健松教授人居扶贫成果获UIA(国际建筑协会)每三年一度的专项大奖(Vassilis Sgutas Prize);2021年5月5日,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在法国巴黎总部公布一个金奖和五个专项奖。其中,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卢健松教授荣膺2021年UIA专项奖--瓦西里斯•斯古塔斯奖(Vassilis Sgutas Prize)。该奖项旨在表彰为相对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做出突出贡献的建筑师和团体。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评委会高度评价了卢健松教授团队的工作,“以现代建筑技术的务实和优雅的方法,提高了中国湖南雪峰山少数民族花瑶族的生活品质。”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湖南大学2013年起在虎形山瑶族乡开展人居环境扶贫工作,以精细化方式服务当地乡村,积极参与当地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帮助当地老百姓改善自建住宅的卫生状况与生活质量,整体实现“乡村健康人居”。建筑学院卢健松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生长期驻扎扶贫村落,深入了解当地需求与生活习俗,通过“在地陪伴”式的设计服务让现代技术与地方传统充分融合。
民居的厨房改造,以火塘为核心,通过现代技术将采暖、烹饪、腊肉熏制集成化,延续花瑶人的高寒山地生活习俗;充分引入自然光,增强自然通风,形成乡村“健康厨房”的系统化建设经验。改造后的乡村厨房,温暖舒适,宽敞明亮,成为村民劳作、交往的聚集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其为“天光厨房”“火塘客厅”。2013年-2021年,卢健松教授带领的湖南大学建筑设计团队在花瑶聚居区共实施了10余处这样的改造实践,探索了以住宅厨房改良为契机的贫困消除策略。卢健松教授《村镇聚落形态学》获“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荐,2021年,研究生课程《村镇聚落形态学》经专家评审,获 “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荐。
思政融入,结合教师团队的专长,课程注重理论创新与案例实践的结合,基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设置实践基地;建设村镇实践领域的思政案例库。注重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包含以下内容:村镇聚落的概念阐释(城乡关系、三农问题、记住乡愁、四个自信),研究历程(百年乡建、百年党史),组成要素(以人民为中心、共同缔造),影响因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 ),适宜技术(实事求是、传道济民、两山理论),以及村镇聚落研究创新(四个 “面向”、两个“更加”、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实践创新(职业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岳麓书院讲话),场景教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等教学内容与思政融入点,学习百年党史;通过榜样引领,鼓励学子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乡村,不负青春、韶华与时代;通过移地教学、模拟实践、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研究热情,提升专业能力,实事求是、传道济民,服务乡村,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需求紧密结合。
来源: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