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做客湖南大学求是讲堂,以“葡萄糖感应途径:病理生理学意义与药物开发”为题作报告。本场报告会为“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一。
林圣彩院士首先揭示了细胞感知葡萄糖的核心机制:细胞内的醛缩酶是关键的葡萄糖感知器,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它能激活位于溶酶体中的细胞能量感应器AMPK,同时抑制控制细胞生长的mTOR1激酶活性。林圣彩院士指出,这条关键通路能够将体内的饥饿信号转化为促进健康、延缓衰老的有利指令,常见的健康干预方式,如“七分饱”、间歇性禁食、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其背后的机制都交汇于这条葡萄糖感知通路。在此基础上,林圣彩院士指导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候选药物,该药物能精准靶向此通路,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治疗脂肪肝、抑制肿瘤扩散、乃至延长寿命的潜力。
互动环节,林圣彩院士与在场师生继续探讨了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葡萄糖感应途径为癌症治疗带来的新启示等方面的问题。林圣彩院士指出,通过理解并模拟低糖状态,学者们有望激活人体固有的修复与自愈能力,为预防衰老相关疾病和开发治未病的广谱药物提供全新的科学范式。
本次报告会由教务处、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生物学院承办,为“求是讲堂”第165期活动。

林圣彩院士作报告。

讲座现场。
来源:教务处 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生物学院
通讯员:王睿琦 赵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