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师德标兵”候选人先进事迹简介(图文)

时间:2018-07-04 00:00 点击: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为人师表、德高为范的优良师风,树立优秀师德典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日前,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第八届“师德标兵”暨第三届“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模范”评选活动正式开展。

经各基层党委(党总支)酝酿、研究、推荐,学校相关部门对候选人审核,共确定16位老师为第八届“师德标兵”候选人,17位老师为第三届“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模范”候选人。本网特刊登33位候选人先进事迹简介。

23-邓建如_看图王.jpg

邓剑如,男,1964年7月,中共党员,硕士,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邓剑如老师一直从事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工作,2000年至2005年兼任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和科研工作,2006年至今,兼任化工应化系党支部书记。一是积极发挥支部书记的纽带作用,积极参加院里党政例会和院分党委活动,及时在支部进行传达解读,根据学校及院里安排,开展支部政治学习和相关活动,确保化工应化两系教职员工在政治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两系教职人员与校院规划步调一致,为校院发展各尽其力。二是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成长,邓剑如老师一直承担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并长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他在本科教学中结合自己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把《高分子化学》课程讲解得深入浅出、活泼生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能结合国家军工建设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曾经多次面向全院学生讲党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自己对外承担项目的机会,动员社会热心人士和合作企业在化学化工学院设立天健助学金和关西奖学金,近几年来资助了两百余名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23-文双春_看图王.jpg

文双春,男,1966年3月,中共党员,博士,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

文双春老师先后讲授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0余名。严守师者“学为人师,行为人范”的准则,以自己对事业和人生的积极态度为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他引3700余次,h指数31。自2002以来,先后在信科院(原计通院)、物电院担任副院长、院长。多年来,坚持改革与创新,注重科学管理。担任院长以来,他提出了“大学物理四大模块教学改革” 、“一个体系,二个专业,三个层次实验室体系建设”、“院长午餐会”、“青年教师联谊会”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本科实验室教学、学生工作、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等改革理念,在学校首页、新闻网等校内外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学院的先进典型和发展建设成果,扩大学院影响。以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探索将科学研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科学研究融入学习,将科学问题带入课堂,将科学实验融入实践,实现学习,思考,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至今,学院本科生累计发表SCI论文69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 1、2区26篇,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100余人,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专业自信,激发了学生努力成为一流人才的昂扬斗志,带动了学院、学校本科生学风的极大转变,同时,增强了老师们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3-周兰_看图王.jpg

周兰,女,1972年5月,民建会员,博士,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周兰老师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岗位,积极主动承担本科与研究生课程教学等各项教学任务,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以及研究指导。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本职工作,教学效果突出,以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有较高的声望,近几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多次进入学校评教前50名。周兰老近几年每年都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SIT)项目获国家级和省级资助,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首届高校MPAcc企业案例一等奖,指导学生以大陆高校前三名的优异成绩代表大陆高校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高校会计辩论赛,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第二届高校MPAcc企业案例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优秀审计教学案例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研究生知识竞赛二等奖。主持省部级课题10余项,包括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办重点课题、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湖南省风险导向审计研究基地项目等,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在审计研究、会计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湖南省二十一世纪教材《基础会计学》等3部。2012年度商学教育发展(华珠)基金奖的获得者,被评为2017年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2016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高校MPAcc企业案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3-张朵朵_看图王.jpg

张朵朵,女,1980年3月,中共党员,博士,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张朵朵老师长期从事手工艺保护及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托学院学科优势、结合自身研究特长积极投身到我校对口国家级贫困县隆回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中。自2014年以来,先后多次带领学生深入隆回花瑶虎形山腹地进行田野考察,并通过课程研究、专题工作坊、学生毕业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双创大赛等多种方式,将本学科的创意设计专业训练与现实的社会问题,先后产生了创意设计300余件,获得外观专利40余项。由她指导的针对花瑶地区的本科毕设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世博门展厅“乡iang”主题展上展出,并得到《艺术与设计》杂志(2015.7)、湖南省教育电视台的专题报导;参与和主持的“花瑶花”精准扶贫和非遗扶贫工作,分别获得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第一名和2017年非遗扶贫“六大示范项目”第一名,并在2017年的“康桥”中英高等教育展览会上获得英国皇室安妮公主的好评;由她指导研究生参加的双创项目《“花瑶花”创意设计与非遗扶贫》获得我校2018“互联网+”大赛公益赛道一等奖,参加2018年“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作为全省五个优秀项目之一参加公开答辩,获得铜奖。教学中,积极推动课程教授方式的改革。借助课堂小剧场、思辨式的设计批评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行动、在实践中反思进行学习。她参与的《基于“学生创造内容”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我校2017年度教改项目第一名,她指导的学生设计作品,获得2017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主持省部级课题3个,在国内外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译著5部,参与编写国家十二五教材1部。其中,专著《绣的书写——中国刺绣的艺术与文化》获湖南省社科联鉴定省内领先,被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莱顿大学、北大、清华等百余所国内外研究院所收藏。

23-陈浩文_看图王.jpg

陈浩文,男,1980年7月,中共党员,博士,现代工程训练中心高级实验师。

陈浩文老师,作为一名实验老师,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最近三年寒暑假和双休日基本无休,经常通宵达旦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和各项学科竞赛,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5项(其中一项一等奖为全国第一名,两项一等奖为全国第3名),最佳新队奖1项,国家二等奖6项,国家三等奖4项;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其中一项一等奖为湖南省第一名),省级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的国家级SIT项目获湖南大学2017年十佳创新创业项目。在2017年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讲课竞赛中获第一名,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项目3项,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一名教师,活到老学到老,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参加了湖南大学组织的“湖南大学实践教学创新训练营”、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PCB制板工艺培训”、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SMT、THT焊接工艺培训”、中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空中机器人比赛培训、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第九期中国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上海西门子公司SIMATIC S7-1500与TIA PORTAL高级课程培训等专业课程培训并获培训证书。获评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被评为湖南大学先进工作者;获湖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23-杨湘豫_看图王.jpg

杨湘豫,女,1964年12月,中共党员,硕士,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教授。

杨湘豫老师潜心于大学数学及金融数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人大复印资料收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大学数学4》。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及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视频公开课《经济生活的数学魅力》;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经济生活与数学》2017年已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杨湘豫教授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她很好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奖,今年她指导的学生获得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特别提名奖(Finalist)。这是我校学子首次获得该奖项。该项赛事有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等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所高校的20602支队伍,其中不乏众多国际知名高校的学生参与此项赛事的角逐,特等奖和特等奖提名奖的获奖率总计不足0.38%。 在主讲课程《经济生活与数学》视频公开课的过程中,从该课程的每个片段的设计到录制的各个环节,她全身心投入,通宵加班, 该课程成功上线并被认证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曾获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湖南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湖南大学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23-肖海军_看图王.jpg

肖海军,男,1965年10月,中共党员,博士,法学院教授。

肖海军老师担任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课程多门,教学工作量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先后主持并高质量完成《商法学》精品课程和《商法导论》、《公司法原论》精品教材等教改项目多项;提出针对法科学生进行“三维能力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新理念;创造性地提出“理(法理)、法(法条)和案(法案)”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方案和授课模式;总结并不断完善“述评式”课堂教学法,通过“教师之述”以促发“学生之评”,使教为学用,学为教长;以新视野编著《商法学》等全国性法学教材5部,其中《商法学》被列入司法部组织、法律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系列。近年来出版《营业权论》等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并完成“商会法律制度研究”、“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统一化改革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中国法学》等A类及C刊上发表法学论文80余篇;原创性地提出营业权理论并把其引入到商法领域。

23-王文胜_看图王.jpg

王文胜,男,1982年9月,群众,博士,法学院副教授。

王文胜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他都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担当意识、工匠精神和法治思维。他淡泊名利,坚守底线,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时刻告诫学生:“法官判错一个案子,可能就会毁掉一个家庭”。他全心身投入到教学中,每年总授课时数都在200课时以上。每次课前,他都花大量时间用于备课,对上课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和反复斟酌,课程每讲一遍都要更新大量内容,在其中融入大量现实案例、思维方法和前沿成果。他的课程被学生公认为“全是干货”“每分钟都不敢走神”,每一节课都有不少高年级学生甚至外校学生旁听,有的学生甚至重听两次以上。他先后在2013级和2017级担任班主任;在2013级一个班中有10个学生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深造,打破了法学院多年来无人考取清华大学的历史。他通过组织读书会、论文写作讨论会、案例分析讨论会等方式,吸引学生参加,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眼界、改进学生的思维和方法。他所指导的4届本科毕业论文中,有2人分别获得学校的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他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近5年先后三次年度考核优秀。5年来在《中国法学》《学术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多篇,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积极参与学院学科建设,在学院十三五规划编制、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省重点学科验收、学位点合格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学院讲课比赛二等奖、学校讲课比赛三等奖,曾应邀到华东政法大学分享教学经验;曾被评为学校2014-2015学年度优秀班主任。

23-田祖国_看图王.jpg

田祖国,男,1974年2月,中共党员,博士,体育学院教授。

田祖国老师组织创设体育学院“体育•文化•科学”系列学术活动。多次受邀到国内高校开展学术讲座,交流推广人才培养经验,得到全国体育专家高度评价。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改革。坚持以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优化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新教学目标的大学体育教材。推行大学体育课程群建设、课外锻炼APP建设,满足学生体育课学习和课外锻炼的多元化需求。积极探索传统体育文化的学校传承机制,建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网,利用互联网传承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厅局校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5部,专利授权1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CSSCI收录),参加国际会议10余次并获奖。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或补充到课程内容中,平均每年授课4门年均500课时。获评2017年湖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湖南大学优秀教师。

23-贺川生_看图王.jpg

贺川生,男,1970年3月,中共党员,博士,外国语学院教授。

贺川生老师在Synthese(2015)、Syntax(2017)上面发表的论文是大陆学者发表在国际顶级语言学和哲学期刊的首篇论文。教学风格独特,他主要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多门课程教学。所有课程上课借助于多媒体,但是并不事先制作PPT,而是以电脑屏幕做黑板,直接在上面敲打文字,画树形图,进行语义演算。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进行了多届。这种风格对于句法学、语义学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生可以领悟语言分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看到结果。这对于偏重于逻辑推理的学科来说非常重要。潜移默化中也教会了学生如何画树形图,进行语义演算。每次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在微信中自发送上感想和感言。

23-尚守平_看图王.jpg

尚守平,男,1953年12月,中共党员,博士,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尚守平老师秉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主讲的本科生课程《结构抗震设计》为湖南省精品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主持“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课群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的教改项目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作为研究生课程老师,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在国内率先开始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课程;作为研究生导师,注重对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经常与学生分享做科研的切身体会,对研究生选题、论文写作进行悉心的指导。以自身发展的历程作为教材鼓励研究生敢于创新,持之以恒。目前,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人,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之才,其中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在高校的教授达5人。作为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治学严谨求实,学术水平高超。众多成果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230余篇,被广泛引用,出版著作10部。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在内的30余项课题。获得国家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4);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1、2、3);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排名1、2)。

23-李琳_看图王.jpg

李琳,女,1965年1月,民建会员,博士,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李琳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忱对待本职工作,教学中,创新性地展开讨论式、分组辩论式、交叉讲评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授课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授本科之课长期获得学生网上评课“优秀”之好评,所授研究生课程常常出现堂堂爆满、学生争先恐后抢占座位之喜人局面,所负责的区域经济学课程被学生誉为“最受欢迎”的品牌课程之一。指导学生中,总是以满满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放弃任何一位差等生,对于基础不一、参差不齐的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分类精心指导,在指导的数以百计的不同学位等级(博士、硕士、学士)论文中,多次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和校优秀学士论文。科学研究中,近六年连续获批三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两部,在SCI、重点期刊及C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年来,秉承经世致用的学术情怀,充分利用政协平台,将学术研究与履职担当有机结合,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深入调研,撰写提交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提案,多篇报告和提案获得中央政治局党委或省委书记批示。获民建中央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6),湖南省首届智库成果“十大金策”奖得主(2016),湖南省优秀政协委员(2017)。

23-陈小华_看图王.jpg

陈小华,男,1962年12月,中共党员,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小华老师长期承担本科生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学校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他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教书又育人,着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07年他指导本科生刘继磊同学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一等奖,2018年刘继磊同学又以“青年千人”身份回到母校效力。近三年来,陈小华老师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4名获得国家奖学金,有2名博士生获得国外大学联合培养,2名硕士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作为团队负责人,陈小华老师能带领团队潜心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成绩显著。近五年来,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5项企业联合研发项目,发表SCI源刊学术论文近40篇, 其中1区论文12篇,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线状纳米碳导电剂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成功转让。作为学院的责任教授,陈小华老师围绕学院学科发展这一中心努力、勤奋地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材料科学系的系主任,陈小华老师热心服务群众,和教学科研团队一起齐心合力,共同发展;作为学院党委委员,他注重自身的理论修养,是学院党员示范岗。获得“2007年度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3-吴仰湘_看图王.jpg

吴仰湘,男,1970年2月,中共党员,博士,岳麓书院教授。

吴仰湘老师1995年起执鞭任教,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2009年起每年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通过师门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沉潜向学;以精细化阅读经典与专业名著为主、体验式开展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为辅,引导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先后有5名本科生通过推免或考试进入国内外名校深造。并撰出教改论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与工作方向——基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2013年起全力协助推行本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创行“本科生学术成长计划”、扩大全校“国学通识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及人民网、凤凰网等全国性媒体持续跟踪报导。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基地委托项目共7项,在《中国哲学史》等重要刊物及境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2部、古籍整理10种。《皮锡瑞全集》《孝经郑注疏》出版当年即在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评选中入选“古籍学术类十大好书”,第二年又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实施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创新本科生学术成长机制、提升本科生治学能力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3-李智勇_看图王.jpg

李智勇,男,1971年5月,中共党员,博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李智勇老师为人师表、深受学生好评,曾担任2013级智能2班班主任、2012级“李达”班班导师和2009级安全1班班导师工作;课程教学效果显著,2005年6月获得湖南大学讲课比赛二等奖,主持多项教改项目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其中全校公选课 “从自然世界到智能时代”于2015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并被列为校级交流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中国RoboCup中型组比赛一等奖等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SIT项目,获得优秀结题评价;科研工作成果突出,2014年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重大专项等,在学科重点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Applied Soft Comput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Application,《计算机学报》等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国家软件著作权多项,参与研制的湖南大学无人驾驶车获得2009年国家基金委“未来挑战”比赛冠军。2005年9月获得湖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获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称号。

23-李正良_看图王.jpg

李正良,男,1963年11月,中共党员,研究生,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李正良老师主讲《广告策划与创意》等5门课程。精心备课,积极教改,建设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广告创意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烦人的广告并不凡》2门国家级课程。在《中国广告》、《求索》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与著作2本。主持或参加了6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项目。完成了“河南省广告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湖南省(2017—2020)公益广告发展规划”等6项研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获得国家级奖20项、省级奖项200余项。王点作品“我想把我说给你听”获2012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竞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校党委宣传部举办的“家园:我的广告,你的美”公益广告大赛,激发了学生的爱校如家情怀。指导学生策划实施了2017年毕业季“告白墙”和2018年毕业季直播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创意传播了湖南大学的毕业活动,在线流量120万以上。指导杨程远等16名大学生创业,成立了两家学生企业。淘宝店--晶霓创意货柜文案工作室,是一次“互联网+文创产品+大学生创业”的大胆尝试。完成了 “银联湖南”微信公众号策划案”等40余个项目,利润36万元。组织大学生申报SIT项目,已经获得省级SIT项目6项,国家级SIT项目8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其中,带领学生完成了“湖南省广告产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等9个项目,获得湖南省工商局等单位的好评。获2016年度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奖;2016年12月入选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国万名优秀指导老师库”。获2016年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一等奖。获2017年湖南省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获2017年度优秀教师。获2017年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2017.12,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证证书。

责任编辑:张哲玮

注: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图说湖大
  • 【组图】在湖大,春风沉醉的日子
  • 【组图】你好,自卑亭!
  • 【组图】湖大,开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