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丨我的大学这样从迷茫走向坚定

时间:2025-10-10 10:00

讲述人: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 邵帅

当我提交完读研学校的推免申请,坚定地选择智能软件工程探索方向,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那个秋天。那时我刚迎来大学生活,满怀憧憬又有些迷茫。回望过去,我深深地感到,大学是一场向内深耕专业知识,向外探索无限可能的精彩旅程。

刚入校时,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学习节奏的适应。大学与高中的最大不同在于一切需要自主安排,没有固定的课表督促,没有老师时刻提醒。在一次学院组织的“院长面对面”活动中,我提出了内心的困惑。老师建议我“主动规划时间,从制订小目标做起”,于是,我将专业学习划分成了数十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为内心注入一份“我能行”的自信。这种不断累积的成就感,成为我持续前行的强大内驱力。

进入大二年级后,专业课程的难度和数量明显增加,学习压力倍增,在一次“学业朋辈交流”活动中,学长提到,“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笔记,用自我‘教学’的方式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了一个概念”。于是,我以一周为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专业课内容。坚持了一个学期后,脑中的专业知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学习压力减轻不少。所以我认为,要有意识地把“学习方法的探索与优化”本身当作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如何学,实则是高效且可行的投资。

大学从来不是“唯分数”的竞技场。在实验室里探求未知,在竞赛场上锤炼实战能力,在志愿服务中感知社会责任,在学生工作中学会合作与担当,在国际化项目交流中提升阅历,这些多样化的经历能够塑造一个更完整的“你”。去年暑假,在学校“登峰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我作为班长配合老师组织班级成员赴香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这次交流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锻炼了我沟通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则是我在大学生活中的另一收获,《芯片简史》《中国哲学简史》等一系列书籍,为我拓宽视野、增加积淀、找到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关于未来,我认为不必焦虑,但需早做准备。大三时,我参加了一场人工智能论坛,大模型在医疗、遥感等领域的应用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的想法。如今,身边同学各有选择:有人被大厂录用,有人出国深造,而我选择推免读研。人生的算法没有最优解,只有最适合你的参数,大学允许试错,重要的是保持探索的热情与开放的心态,在尝试中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路径。学弟学妹们,精彩且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生活刚刚拉开序幕,期待你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四年。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卜瀚韬

责任编辑:余楚倩

图说湖大
  • 【组图】用镜头定格,属于“我们”的毕业时刻!
  • 【组图】湖大人,开跑!
  • 【组图】千年学府的“春日限定皮肤”